PS设计教程网欢迎你!

如何利用联想方法进行图形设计(2)

文章来源于 Tencent,感谢作者 情非得已 给我们带来经精彩的文章!
设计教程/设计理论/设计理论2011-12-31
哈哈~ 能列出这里总共说了哪些信息点么? 总之,各种元素的搭配和利用,要根据实际需要来统筹安排,要做到每个细节都是有道理的合理的安排。 1. 我们第一眼让用户看到的线索,一定要清晰凸出。 要放进一张图的信息,

哈哈~ 能列出这里总共说了哪些信息点么?

……

总之,各种元素的搭配和利用,要根据实际需要来统筹安排,要做到每个细节都是有道理的合理的安排。

如何利用联想方法进行图形设计

1. 我们第一眼让用户看到的线索,一定要清晰凸出。

要放进一张图的信息,至少会以一个贯穿整体的线索关联。这条线索很多时候也是这个图的主题。信息的组织 就要靠这条线索了。

如“设计师的一天”,线索就是自始至终一天的时间,所以我就按照钟表的刻度来对应每个时段会做的事,还标出了四个时间关键点。

说到这儿,要讲一个小案例:

如何利用联想方法进行图形设计

这是某好友“与我的故事”模块,旨在告诉我该好友与我有什么共同点,当然实际是希望制造完善资料和互动的机会。

大家也可以体验一下,它藏在QQ2011正式版下,对方的资料卡窗口中。

要说的是,最初的方案不是彩虹桥,是一棵友谊树,请看:

设计师最初的想法是两好友间的友谊树,树根上抽象伸展出根系,每个根枝的末端指向一个属性,寓意为养分供给着友谊树成长。当属性相同时根系显绿色,当属性不同时根系灰显。两人相同的属性越多寓意养分越多、树根绿的越多,树木就越茂盛。

初期交互过程中的演化:

如何利用联想方法进行图形设计

越来越规矩、简单。

但为了组织一堆数据而抽象出来的“友谊树”却愈发弱小了。设定的最弱到最强的表现是:

如何利用联想方法进行图形设计

最弱的时候是只有两片叶子的芽,却要拖着好大一坨“树根”。

按照交互的方案表达,线条简洁,颜色单纯,很平的感觉比较轻量。

但是灰色与绿色的根掺杂在一起并不好辨识,而且当灰色过多时 无法很好收敛可能给用户造成的负面情绪。

更让人紧张的是,视觉处理过程中,为了避免不和谐的页面分隔,去掉了“地平线”的感觉,分隔地上、地下的界限已不在,小芽就被膨胀扩张的根条淹没,整体的表达不再浅显贴切。

此时呈现出来的结果,已让人较难联想到图的线索,和背后真正的意思了……

如何利用联想方法进行图形设计

后来立意改变,采用彩虹桥寓意两人的友谊,向天空升起一个个属性泡泡。相同的属性越多,彩虹桥跨过的弧度越大。未跨过的部分渐变至偏白的低饱和度,如此一来,主体目标够大,属性相同的程度很容易辨识,页面的色彩也饱满了起来,并且规避了不和谐的页面分割,算是比较成功的一次优化了。

回过头来总结:

主题的线索,是人们对号入座展开联想理解的开始。如果别人连线索也就是你这些信息的组织方式 都没看懂,那就没办法联想到你图中的逻辑,这个图就白做了。

我们为了将一堆繁杂信息简洁、清楚的表达,把他们按一个线索组织起来。

有时会为这个线索凝练出一个主体(比如上面所说的“友谊树”、“彩虹桥”),来承载这些信息的逻辑关系。

所凝练之主体,是第一个要站出来的,从它开始,用户才在观察这些信息与它的关联性中,更好去理解信息和逻辑。

如果为了凸出信息而凸出信息,那还凝练出来这个主体干什么呢?

所以说,联想的过程需要顺序,需要导演!

2. 我们安排的“剧情”,一定要符合人们的认知理解 和客观规律,接近真实生活经验。

比如,关于对颜色的感觉:

颜色 在应用的时候,是运用人们的心理感知规律,来加强人们的联想和理解。

如橙色 是暖的对应到热的活跃的;

蓝色 是冷的、平静的,对应到不活跃的。

那么橙色到蓝色的过渡渐变,自然成为人们的一个理解思路,他会很自觉的感受到你的意思。

比如,关于事情发展的顺序:

在说明流程的时候,假如我们图中的主角是一个水龙头,用它来串联流程,那就是

从把手开始,依次经过旋转点、龙头、出水口,最终走到流出的水滴。

不可能倒着来,否则不符合客观事实的逻辑顺序。

比如,关于一种现状的延续性联想

在QQ相关设计的实际项目中,我们通常是将某用户个人的信息独立呈现出来,但我们又往往打算让用户与其他人的图表碰到一起 比较,然后让他们感受到其中的不一样 和乐趣。

那就有一个问题了—— 如何在用户没有看见其他人的图表时,就能充分感受到他自己的图表是在什么阶段或档次呢?不然怎么让他主动去比较?

来看案例 :

如何利用联想方法进行图形设计

这是QQ概况图形化表达设计中的一个过程方案(最终飞机掉了)。

我们的本意是给“用户QQ的价值”一个具象的寄托,同时满足用户间的强弱对比表达。

一开始我想用一个瓜果篮表达,价值越高 则瓜果种类越丰富、数量越多,这样用户看到自己篮子里的东西 会相对准确的感觉到自己的QQ是什么情况,有没有让他兴奋。

但是这个想法品牌延续性未顾及到,实现也有困难,不便后台绘图,如果纯贴图的话,视觉设计师的工作量也会徒然增大不少,因此放弃了。

后来想到不同体格的动物 ——觉得与我们的品牌关联性太差,当用户仅看到自己的图表时,独立的动物之间 在状态上没有自然的延续,让用户较难想象与其他人有很明确的可比性。

想到不同大小的鸟(就是上面那个) —— 在物种上保持了一致,形成了形象间一定的延续性,但还是与我们的品牌关联性太差。

最终决定用不同年龄阶段的QQ企鹅 —— 总算紧扣上了我们自己的品牌,并且从幼儿到青壮年间的状态过渡具有很好的延续性、强关联,当用户仅看到自己的图表时,不管呈现何种时期的企鹅,他都能联想到对应的状态。并且很容易延展的想到还有什么样的状态,他要做些什么才可以提升自己QQ的总体价值。

视觉同学所绘的小企鹅初稿:

如何利用联想方法进行图形设计

总之,在逻辑表达的任何一个细节 都要尽量的靠近实事。这就是说,图形化设计的内涵容不得牵强。

如何利用联想方法进行图形设计

结语:

在目前的工作中,我们还没有碰到非常复杂、庞大的数据系统需要对其做可视化设计表达。

之前接触过的项目中,id.qq.com新版首页的个人QQ概况、好友视图统计(年龄分布、性别分布、地域分布),客户端好友资料卡“与我的故事”(好友同属性)等等,也都是表达较简单的信息组。(说实话这些需求处理的都还比较粗浅,不过首先,简单管用就好~)设计过程中我们走过弯路,有过纠结,此处就谨作为前车之鉴,以供后来者辨析参考。

以上文中给您提供了一些关键词,不指望一篇文章就能催化出一批大牛。

想了解更多 您就先百度百科凑合一下,再慢慢拓宽、深入,搜寻您渴求的知识。

最后,期待您的厚积薄发!

over ^^

附题外冷笑话一枚:

当我用“联想”一词 去搜索我需要的图片素材时……我崩溃了。

版权所有PS设计教程网公安备案:苏公网安备 32058302001023号工信部备案:沪ICP备09005587号
aaa